在管理一家公司或工廠,抑或是領導企業組織,常常需要各式各樣的營運指標來表示該公司的經營績效,因此發展出了像生產效率、生產效能等指標,用來分析營運是否流暢,是否有競爭性;然而這些以成本來計算效益的指標,限制了我們所決策的行動,大多數的人會順從指標所提供的數據來認定所得到的效益,甚少的人會去探索指標背後的基本假設,導致指標與實情有所落差,甚至大相逕庭,本書透過邏輯思考的方式,找出看似常識卻能改善現況的膠著點。
人們經常追求標準的指標,以為有了絕對的指標,往後跟著指標所分析出的數據去做調整、改良,就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效益,因此盲目了自己,每一項指標或理論,都免不了要有部份的基本假設,即以被認定的事實,但被假定的事實,是否正是我們眼前所面臨的現況?大部分的時候是否定的;認清事實、挑戰基本假設,主要的關鍵在於,要有勇氣面對我們眼中所見、腦中所推論、以及實際的做法之間的矛盾,才能有所突破。
摘錄於 目標: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 作者:高德拉特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